2025年1月12日,由中国人口文化促进会姓氏文化发展工作委员会主办的2025年“双节”联谊座谈会在北京福州宾馆举办。此次座谈会围绕姓氏文化助力人口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共同探讨姓氏文化传承与发展。
中国人口文化促进会秘书长宋建平,中国人口文化促进会姓氏文化发展工作委员会会长王福臣、执行会长林国水,中国文化管理协会副主席李新乐,中国女法官协会秘书长林惠农,世界卫生组织传统医学基金会主席纪高峰,著名姓氏专家、中国青年政治学院教授王大良等领导专家、企业家及30多个各大姓氏代表等出席本次会议。
本次会议上,中国人口文化促进会秘书长宋建平发表致辞。他表示,姓氏文化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华文化传承发展的重要纽带。姓氏文化和中国人口发展密不可分,姓氏文化承载着家族的记忆与情感,是中华民族凝聚力和认同感的重要体现。
中国人口文化促进会姓氏文化发展工作委员会会长王福臣
中国人口文化促进会姓氏文化发展工作委员会作为国内首个提出姓氏文化助力中国人口高质量发展的倡导者,会长王福臣在发言中讲到:“姓氏文化作为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和文化遗产,在促进人口高质量发展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深入挖掘姓氏文化的内涵与社会价值,能够更好地推动姓氏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促进人口与文化的融合发展。”
著名姓氏专家、中国青年政治学院教授王大良以弘扬优秀姓氏文化助力人口高质量发展为主题,阐述了姓氏文化在人口高质量发展背景下,提高人口道德素质、推动形成社会主义文明新风尚的突出现实意义。
中国文化管理协会副主席李新乐认为,姓氏文化能够推动家庭、民族间文化建设,强化海外华侨华人民族、国家共同体意识,增强全球华人影响力,进一步激发海外华人的爱国热情,增强家国情怀和责任担当。
世界卫生组织传统医学基金会主席纪高峰认为,从姓氏文化的角度溯源姓氏血缘、家族间遗传性疾病、家族DNA监测等具有重要意义。持续挖掘姓氏文化中的正源、家谱建设等能够为新时代姓氏文化的发展提供新的思路与探讨。
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社会系统工程研究中心主任林坚
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社会系统工程研究中心主任林坚在主题演讲中表示,姓氏作为连接个人、家庭、民族之间的重要文化载体,能够推动家族荣誉感与使命感建设。传承姓氏文化、弘扬优秀家风、家规,能够进一步强化姓氏所带来的文化力量,增强人们对姓氏文化的认同感、归属感、荣誉感、责任感、使命感。
本次会议上,30多个姓氏代表分别围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新时代姓氏文化发展的新思考、中华民族传承优秀家规家训的典范楷模等议题展开圆桌讨论。
中国人口文化促进会姓氏文化发展工作委员会执行会长林国水中国人口文化促进会姓氏文化发展工作委员会执行会长林国水讲到:“成立姓氏文化发展工作委员会,就要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建设文化强国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进一步挖掘、传承和弘扬姓氏文化的深厚内涵,推动文化交流与合作,促进姓氏文化产业繁荣发展,为中华姓氏文化事业注入新的活力。姓氏委员会的成立,有助于深入挖掘姓氏文化的独特价值;有助于推动姓氏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有助于凝聚力量、汇聚人心;有助于提升姓氏文化的国际影响力。”他送上三重祝愿:“祝愿姓氏委员会在守正创新中加快发展;祝愿姓氏委员会在广泛交流中结出硕果;祝愿姓氏委员会在团结协作中开创新篇。”中国人口文化促进会姓氏文化发展工作委员会秘书长林美玲基于姓氏文化在新时代背景下如何发展的思考,中国人口文化促进会姓氏文化发展工作委员会秘书长林美玲分享到:在2035年成为世界文化强国的背景下,将充分发挥姓氏文创品牌作为中国文化创意产业的引领作用。2024年中国姓氏文创官方品牌正式成立,专注于姓氏文化创意产业研究、文化跨界融合及文化品牌发展等领域。未来,将进一步发掘姓氏文化IP潜力,实现产、学、研一体化的品牌运营模式,把研究成果应用在姓氏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实践工作中,从姓氏IP数据库、研学、文旅、姓氏IP活动等,更好的促进姓氏文化创意产业发展。
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姓氏文化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一,中国人口文化促进会姓氏文化发展工作委员会将持续挖掘其文化内涵与精神动力,以弘扬姓氏文化为指引,为促进人口高质量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编辑自微信公众号“华夏姓氏文化”
流程编辑:詹亚军、段永红、责编:丁元标、吴志雄、审读:吴晓明、郑利达、李宏伟、审图整理:韩学山、赵波、柴泽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