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安徽时指出科研工作者要拿出“人生能有几回搏”的劲头,放开手脚创新创造,这一重要指示不仅为科研工作者指明了奋斗的目标,也为我们基层青年工作者点亮了前进的方向。习近平总书记每每与青年对话,言之谆谆,意之殷殷,广大青年要像树木学习,“自讨苦吃”,“成长成才”。
学“松”,深植对党忠诚“思想种”,讨一份坚如磐石的信仰之“苦”。松树,枝干笔直、四季翠绿、适应力强,“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自古以来松树就代表着高风亮节,信念坚定。古语有言,“功崇惟志,业广惟勤”。大风泱泱,大潮滂滂,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在精神上有怎样的“海拔”,就能攀登怎样的“高度”,一个青年在精神上有怎样的“境界”,才能看到怎样的“风景”。青年干部面对“破土”之痛与“成长”之难,当以“盘石青岩下,松生盘石中”的坚韧“青松劲”涵养悠悠“赤子心”,做到“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的挺立傲骨,始终政治坚定,本色如一,保持“不羡春花烂漫,我自挺立严寒”的品格。
学“杨”, 勤浇国之大者“民生水”,讨一份为民服务的奋斗之“苦”。 杨树得名为“杨”,正因与“扬”同音,在贫瘠土壤中生长依然树冠高扬,“杨树”就是“扬树”,质朴坚强、奋斗昂扬。 2020,“鼠”实不易;2021,“牛”转乾坤;2022,生龙活“虎”;2023,“兔”飞猛进;2024,“龙”马精神。仰观天宇,时间更加深邃,俯身耕耘,拼搏奋斗正当其时。中国空间站全面建成、第三艘航母“福建号”下水、首架C919大飞机正式交付、白鹤滩水电站全面投产……时间的年轮上,一幅幅“为民服务”的“奋斗之图”令人无比动容。若种一棵白杨,便种一棵“直正清白随召唤,愿为柴火敢为梁”的白杨,不讲条件、默默奋斗、不择环境、把“根”扎在哪里,就把“心”放到哪里。
学“竹”,常修廉洁自律“廉政枝”,讨一份宁可清贫的清正之“苦”。 君子似竹清廉如许,千百年来,竹子素有“廉竹”之美誉,中国文人咏竹、画竹,正因其将竹子作为清高自洁的象征。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党员干部要清清白白做人、干干净净做事、坦坦荡荡为官。从“八项规定”到“反四风”,再到“禁酒令”,无一不在提醒青年干部要遵纪守法,廉洁自律,严把“过节关”,多思“贪欲害”,常破“心中贼”,实行“干净事”。要做到坚决抵制各式穿上“隐形衣”的烟、酒、茶、包、礼、卡,时刻坚守清正廉洁的政治底色,任凭各种“糖衣炮弹”狂轰滥炸,始终保持“我自岿然不动”的政治定力,做一根“咬定青山、厚植土壤”的“清风竹”。
流程编辑:詹亚军、段咏虹、责编:丁元标、吴志雄、审读:吴晓明、郑利达、李宏伟、审图整理:韩学山、赵波、柴泽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