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摘作品 > 正文

司母戊大方鼎的传奇经历

2023-07-01 11:31:08   来源:百度   评论:0 点击:


提起河南安阳市小屯村,对历史熟悉的人马上就能把它和“甲骨文”、“殷墟”这类字眼联系起来,小屯村作为3000多年前商朝盘庚时期的都城遗址,首次科学的挖掘始于1928年,整项工作由当时的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直接领导。随后在小屯村及其附近地区又陆续进行了十余次挖掘,直到日军发动侵华战争,侵占了华北地区后,殷墟的考古发掘工作才被迫停止,但民间的挖宝活动却因时代动乱无人管治而愈演愈烈。与小屯村仅一河之隔的武官村曾为殷商时代的王室墓地,1939年当地农民在此挖掘到了一尊旷世宝物——司母戊大方鼎。

这年3月的一天,村民吴希增在一块田地上,用其特制的探竿开始了一天的“探宝”工作。突然,探竿触到了一个硬物,坚硬的探头竟因此而卷了刃,上面还留下绿色的铜锈。老到的吴希增马上意识到有宝物。按当时武官村不成文的规定,探宝不分地界,但凡探出宝来,宝物所在地的主人要分得宝物所售价款的一半。于是,吴希增匆忙收拾好工具,悄悄回村找到田地主人吴培文商量挖宝事宜。两人不约而同地决定当晚就破土挖宝,并雇用十多个小伙子帮忙。

 

午夜时分,当挖到地下约10米深处时,宝物露出了一条柱形腿。众人大喜,连忙向四周破土,尽量挖大土坑。过了好一阵子,这个宝物才完全显露出来,只见它横斜在泥土里,像一个巨型青铜炉,十几个人共同努力也无法将其搬动。由于天将放亮,为防别人发现,他们只好暂时停工。

第二天晚上,吴希增又组织了四十多人前去搬宝。但这个庞然大物实在太重,大家仍然无法将它弄出地面。这时,有人提议采用回填土的办法,即先抬起鼎的一条腿,然后往下面填土;等把土填满,再抬起另一条腿,再填土,这样循环往复,必然能把它抬出深坑。但是,如此粗壮的柱形腿怎样才能被抬起来呢?聪明的村民在洞口上方搭了一个架子,用两条粗约五厘米的麻绳,一条拴住鼎耳,一条拴住柱形腿,一部分人在上面用力拉,一部分人在下面使用回填土的方法抬升大鼎。如此再三,直到第三天夜间,他们才把这个“大家伙”弄出地面。

1939年,一个兵荒马乱的年代,安阳当时已在日军的铁蹄之下。为防不测,挖宝始终是在极为隐秘的情况下进行的。即便如此,还是走漏了消息。很快,驻安阳飞机场的日军警备队队长黑天荣次便前来“参观”,之后,日本宪兵队又多次冲进武官村搜寻宝物。村民们为了防止大鼎被日本人抢去,便采取声东击西的办法,将大鼎转移到较远的地方埋藏起来,而在原来的埋藏地埋入其他文物,从而使大鼎躲过了日军的魔爪,得以在祖国大陆保存下来。

按说,鼎应该有一对耳朵才对,但这尊举世无双的大鼎却仅有一只耳朵。关于失落另一只耳朵的原因,历来众说纷纭。有人猜测可能在最初埋入地下之前,鼎耳就已经被弄断了;也有人认为,由于大鼎过重,吴希增他们当时并没能把它搬出地面,但又心有不甘,在锯下一只鼎耳后才把大鼎重新掩埋起来;而流传最广的一种说法是,村民们受到北平大古董商萧寅卿的蛊惑,深夜闭门锯鼎,使出浑身解数才使千年鼎耳黯然落地。究竟哪一种说法可靠,现在似乎已没必要继续深究,唯一可以确定的是旷世宝鼎从此沦为独耳鼎,再也无法展现铸造之处的完美无瑕。直至新中国成立后,专家们仿照鼎上另一只鼎耳将遗失的鼎耳补铸上去,才勉强保存了大鼎的完整性。

 

抗战胜利后,大鼎于1946年6月被重新挖出,并存放在安阳县政府内。同年10月底,正值当时的国民党政府主席蒋介石六十寿辰,当地驻军用专车将大鼎运抵南京,准备将其作为蒋的寿礼。不知何故,蒋并未接受,仅指示将大鼎拨交给当时的中央博物院筹备处保存。至1948年夏,大鼎在南京中央博物院(现更名为“南京博物院”)首次公开展出,蒋介石亲临展览馆并在大鼎前留影纪念。新中国成立前夕,国民党在逃跑时,曾有意将大鼎运往台湾,但因解放军行动迅猛而大鼎又过于笨重,还没有来得及启运,南京就已解放,大鼎便永远留在了大陆。

新中国成立后,大鼎先是存放在南京博物院,后于1959年调拨给中国历史博物馆(现更名为“中国国家博物馆”),成为该馆的镇馆之宝。

 

司母戊大方鼎体呈长方形,两窄面的口沿上各有一只竖立的直耳,器底有四条空心的柱形足,整体造型庄重大方,是我国目前已发现的最大、最重的青铜器,堪称青铜之冠。鼎上所饰的各种图纹也相当精美。鼎腹四面中央为无纹饰的长方形素面,其余各处均以细密的云雷纹为底纹,素面上下由半浮雕的夔纹带构成方框,两夔相对,中间隔着短扉棱。鼎腹四面交接处皆铸有扉棱,以扉棱为中心,又饰有三组兽面纹,上端为牛首纹,下端为饕餮纹。四只鼎足的纹饰也匠心独具,在三道弦纹之上各饰以兽面纹,线条异常优美。两鼎耳的外侧均饰有虎口相对的两只猛虎纹样,两虎口之间饰一人首,虎作欲噬状,鼎耳侧缘还饰有两尾鱼形图纹。这些纹样衬托出一种狞厉、神秘的气氛,使得整个鼎的造型更显威武雄厚。

司母戊大方鼎所展示出的令人叹为观止的造型和纹饰,代表了我国商代青铜文化的顶峰。从铸造的角度看,司母戊大方鼎同样代表了商代铸造工艺的最高水平,引起了人们反复研究的兴趣。

 

有关研究表明,司母戊大方鼎的合金成分比例相当完美,其中铜84.77%,锡11.64%,铅2.79%,其他0.8%。铸造时采用了组芯造型法,即先用土塑造泥膜,烧制成陶范,然后再把陶范合到一起灌注铜液。鼎身每面用两块外范,四面共用八块;鼎底由四块外范拼成,而鼎足的每一足均由三块外范组成。故整个大鼎共由24块陶范合铸而成。同时,除鼎耳是先单铸出来,而后再嵌入鼎范外,鼎身其余部分都是一次浇筑而成的。另据了解,铸造司母戊大方鼎这样高大的青铜器,所需金属材料在1000千克以上,按当时的冶铸水平,需七八十个坩埚同时并熔,而每个埚燃炭、观火色、运料、运铜液等项工作需三至四人,故整项工程得二、三百人通力合作才能完成。这也从侧面反映出当时青铜工艺已具备较高的生产、组织和管理能力。

由于大鼎的鼎腹内壁有“司(又释作“后”)母戊”三字,且该鼎又大又重,整体呈四方形,故被命名为“司母戊大方鼎”,有时也称为“司母戊方鼎”或“司母戊鼎”。

据专家们介绍,“司母戊”意为“祭祀母亲戊”。那么,戊是谁,又是谁的母亲呢?1976年,考古工作者在河南安阳殷墟遗址的妇好墓中,又发现了一对大鼎——司母辛方鼎。该鼎通高80厘米,比司母戊大方鼎小一些,但二者不仅造型十分相似,鼎内壁所铸铭文的字体也极为相似,由此可见,二者所产生的年代应是相去不远的。又据考证,妇好是商王武丁的配偶,而武丁的另一配偶恰是妣戊,故司母戊大方鼎所指的“母”大概就是武丁之子商王祖庚的母亲——妣戊,该鼎即祖庚用来祭祀母亲妣戊的祭器。

那么,商王祖庚为何要耗费如此人力物力铸鼎祭祀母亲呢?鼎究竟具有怎样的性质和内涵呢?

其实,鼎本来是古代的烹饪器具,相当于现在的锅,用以炖煮和盛放鱼肉等。许慎在《说文解字》里说:“鼎,三足两耳,和五味之宝器也。”鼎大多为三足圆形,也有四足的方鼎,最早的鼎是用黏土烧制的陶鼎,后来又有了用青铜铸造的铜鼎。随着社会的发展,除了“烹饪之器”外,鼎的含义也随之扩大和丰富起来,渐被赋予了神圣的色彩,这源于禹铸九鼎的传说:

相传在公元前21世纪,由于夏禹治水有功,被拥戴为王,九州(代表中国各地)各部落首领纷纷把他们的青铜器献给夏禹,而各地酋长也把他们各族的图像进奉。夏禹于是利用这些青铜,铸造了九座大鼎,并把山川名物的图像装饰到鼎上,用来象征九州。

从此,九鼎就被视为国家政权的象征,“鼎在国在,鼎失国亡”。

尚处奴隶制初期的商王祖庚时代,用大方鼎来作为祭祀帝王母亲的祭器,一方面固然延续了鼎作为“烹饪之器”的实际功用;另一方面也可以说是对受祭者的最高礼赞,鼎上铸有的夔龙纹和饕餮纹,意即祈盼受祭者能在天上继续过着作威作福、衣食无忧的生活。虽然此处的鼎尚不涉及政权问题,但却暗含了最高权力和地位象征的意味。

到了奴隶制鼎盛时期,鼎被用作“别上下,明贵贱”的重要礼器,如文献记载:“天子九鼎,诸侯七鼎,大夫五鼎,士三鼎或一鼎”。同时,鼎也是一种旌功记绩的礼器,周代的国君或王公大臣在重大庆典或接受赏赐时都要铸鼎,以旌表功绩,记载盛况。鼎便越来越远离它的实际功效,越来越为王侯专有,“一入侯门深似海,从此常人莫得见”。

至于九鼎,更作为政权和社稷的象征而在夏商周三代的王室间流传,并衍生出“定鼎”、“问鼎”、“鼎迁”等指代国家政权的确立或变革的词语,表明了鼎在古人心目中至高无上的地位。九鼎流传到春秋时期,还出现了楚王“问鼎”的故事;至秦汉之际,又有“泅水捞鼎”的传说。九鼎之重可见一斑。

《国宝传奇之谜》主编 赵敏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此文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的观点和立场。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历经磨难的国宝:司母戊大方鼎
下一篇:共和国“第一号烈士”段德昌

Copyright © 2023 · 版权所有 蓝剑馨声书画艺术新媒体联盟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2033327号-2 京公网安备 1101120200445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