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摘作品 > 正文

张顺富|家乡的年

2024-02-17 12:30:43   来源:文学吉林    评论:0 点击:

我的家乡位于吉林省西部的查干湖畔。家乡渔业资源丰富,辽金时代的帝王贵胄到查干湖“渔猎”和“巡幸”,举行“头鱼宴”和“头鹅宴”。家乡的节日文化活动是辽金文化与中原文化水乳交融的活化石。特别是春节过年的风俗,更能体现白山黑水渔猎文化与农耕文明无缝对接的特色。

记得小时候,到了腊月初,家家户户开始磨黄米,蒸年糕,蒸豆包。磨豆子做豆腐,把豆腐冻上;杀年猪,把猪肉冻上;凿冰下网捕鱼,捕回大鱼,在院子里用冰块冻着,留着过年用。家家写春联、剪挂钱儿、剪窗花……就准备过年了。腊月二十三过小年。小年,也称“交年节”“灶神节”“祭灶节”。小年这天扫尘、祭灶,表达辞旧迎新,迎祥纳福的美好愿望。至此,拉开了过年的序幕。从过小年这天开始,我们小孩子盼年的心情越来越高涨,跟着大人到供销社买鞭炮,买糖果,买新衣服……过年,大人小孩都要穿得里外三新。随着年的临近,全村老老少少都精神爽振,喜气洋洋。

到了年三十这天,家家早起,小孩跟着大人贴春联。我家正门春联是:精耕细作丰收岁,勤劳持家有余年,横批:国强富民。粮仓贴上:五谷丰登。马棚贴上:六畜兴旺。猪圈贴上:肥猪满圈。鸡窝贴上:金鸡报晓…… 用大红纸写上美好祝福。门楣窗棂贴上花花绿绿的挂钱儿。家家户户都布置得红红火火。

贴完春联,开始放鞭炮。此起彼伏的鞭炮声,震天价响。除夕这天早上,人人都要吃块年糕,寓意年年登高,日子越来越好。查干湖产鱼,有鲫鱼,大胖头鱼,鲶鱼。生鱼片,饺子,发糕……丰盛的年夜饭,是庆祝过去一年丰收的喜悦是希冀新的一年美好愿景的开始。劳动人民希望生活像芝麻开花节节高,日子一年比一年过得好。

除夕夜,家家放鞭炮,放烟花,烟花璀璨夺目,把全村装扮成火树银花的不夜天。新年钟声响起,小孩子们也舍不得去睡觉,守岁到天亮。有的困得不行,吃个冻梨或冻柿子,振作精神,继续玩耍,都希望迎来新年第一缕阳光。

大年初一这天,全村鞭炮声又此起彼伏响起来,整个正月,鞭炮声连绵不断 年三十熬了一宿的人们,初一,放过鞭炮后,大都得睡上一觉。大年初二开始,开始走亲戚拜年,一直到正月十五,各种民俗活动,相继展现。正月初七(小孩日)十七(中年日)二十七(老年日)……十五元宵节,一直到二月二(啃猪头),“不出正月都是年”的民间说法,一直延续。

农民劳动了一年,冬闲了,从“二十三”过小年,一直到庆祝大年后的“二月二”,“年”才算过完。查干湖的年,在一个多月的时间里庆祝活动丰富多彩,有“冰湖钓鱼比赛”,有“扭秧歌踩高跷比赛”,有“二人转演出”,有“个人划冰速度赛”,有“冰上冰车拉力赛”,有“冰上拔河比赛”……人们在“年”中,过得欢畅、快乐、愉悦!

经过40多年改革开放,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中国人的年,越过越丰富,越过越现代化。仔细品品,我还是惦记想念查干湖的年……             

来源:《宝安日报》2024年1月30日

       作者简介: 张顺富,吉林省政府文史研究馆馆员,吉林省作家协会第八届副主席;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报告文学学会会员,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出版著作:长篇小说《查干湖》、小说集《生活变奏曲》、报告文学集《时代大雕塑》《和谐施教的楷模》《云涌大江流》、散文集《文情畅怀集》《查干湖系列散文》、游记《访欧洲十国笔记》等。主编上百部书籍。

编辑:高   莹

李一兵
二审:王怀宇
三审:景凤鸣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此文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您认为该页面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处理。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共和国“第一号烈士”段德昌
下一篇:我可爱的旺财

Copyright © 2025 · 版权所有 蓝剑书画艺术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2033327号-2 京公网安备 11011202004450号